于人性善恶、关于情感……都按照他喜欢的解读方式去讲那个故事,带有婉惜味道的“The-Departed”正好。
不过年底时在亚洲华语区上映,从未来资料来看,难道亦被翻译为《无间道风云》、《无间行者》?王扬一点都不喜欢这两个片名,因为它们完全没有表现出半点有趣的意思。
通过这些天重温《边缘人》等香港警匪片,王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港片的魅力,也更清楚了一些什么。
“《无间道》只有在香港这样的大环境下,才可以拍出一种晦涩的绝望。”《无间道》导演刘伟强曾经这么说,正是有着一座像香港那样气质洗练、时尚又迷离,历经变迁沧桑的独特城市,才有它的叙事方式和文艺风格,如果把它的质感照搬到美国,不要说70年代波士顿,带到80年代纽约也是不伦不类的;而波士顿、纽约都有自身的气质。
另一方面,警匪片、黑帮片在香港、中国、整个亚洲都有着多年成熟发展,培养了无数警匪片观影能力超强的亚洲观众,据他所知,很多同龄年轻人就是看着《古惑仔》系列长大,一些黑话、手段、江湖规矩什么的对他们来说自然而然,毫无理解难度。
所以在《无间道》中,叙事的笔墨十分简洁,可以说皆为点到即止,观众们心领神会;而《无间道风云》很多时候都要向观众们解释很多。比如“装律师审讯”一段,港版没说什么也没有做任何暗示,美版则又要解释。
说白了,仍然是文化不同,美国观众的“警匪黑帮底蕴”太少,查案办案倒是很多。
同时《无间道》里面有大量“只可意会、不可言传”的含蓄叙事方式,以东方文化审美观来看,这些有如太极、可黑可白的细节相当引人入胜(如傻强是否知道陈永仁的真实身份);《无间道风云》则是望过去一目了然,美国式叙事不喜欢太深的暗示,而是要明确,这自然包括了结局,活就是活,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