船厂的官员便命令所有人员加班加点赶活,其中只有匠户有补贴钱粮,其他干零活的军户和民户们都没有,这引起了军队的不满,鲍副千户率二百士兵前来问罪,造船厂副使不敢得罪,便给了军户子弟们一样的钱粮补贴,问题就出在这里,十几名年轻的军户子弟跑去羞辱没有得到钱粮补贴的民籍百姓,结果点燃了民户们积蓄已久的怒火,十几名军户子弟当场就被打死三人,由此引了军民两籍民众地大规模冲突。
两派民众好容易被赵知府安抚住,但赵知府也知道,冲突随时会爆,只需要一点点火星便会失控,在事态没有失控前,赵知府急忙找到造船厂的官员磋商对策,负责造船厂的官员一共两
是工部派来,一个是正九品的大使,一个是从九品的职虽然卑微,但毕竟是代表朝廷前来管理船厂,赵知府和他们说话也十分客气。
此时两名官员也是害怕之极,他们没料到一个加班钱粮补贴竟会闹得如此沸沸扬扬,闹事还是其次,如果不能按时交船,他们的人头可就保不住了,正使姓汪,在民籍和军户的闹事面前,他想到的第一件事便是推卸责任。
“知府大人,下官都是按规矩办事,该给地补贴我给了,不该给的补贴我也给了,从我这里说是没有任何问题,我所管理地匠户们都没有参与闹事,由此可见并不是船厂的问题,而是你们地方官府的责任,你们管理民众不力,若上面追查起来,这个责任我可不担。”
赵知府本来是想商量着办,不料对方却先把责任推给他,他一时怒火填膺,若不是船厂厚此薄彼,会闹出这么大的事情吗?但也知道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,先是要把即将爆地冲突先平息下来。
他强忍怒气道:“汪大人,现在不是讨论责任的时候,应先把可能生地冲突平息,否则再出人命,不管是我还是你,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。”
汪大使手一摊道:“我能有什么办法,我只管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