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战自身的工作,最终成功的将整个天竺地区稳定下来。
来自大汉帝国的贸易船队,给天竺地区带来了大量的物资,让天竺地区,走上了一条和以前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。天竺地区开始大量的种植棉花、甘蔗、橡胶等热带作物,成为大汉帝国越来越重要的原来产地。天竺地区的气候,很有特点,南部炎热多雨,适合甘蔗、橡胶的生长,北部则是炎热干旱,适合棉花的生长。
占城稻、玉米、红薯、番茄、辣椒、花生等农作物,也在天竺地区迅速的推广开来。在恒河三角洲,鹰扬军全力推广占城稻的种植,极大的提高了当地的粮食产量。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,恒河三角洲,成为天竺地区最发达的区域。位于恒河三角洲出海口的加尔各答,也发展成为超过卡利亥特的天竺第一大城市。
为了长期统治天竺地区的需要,刘鼎下令尚书省研究在天竺地区修建大量的道路,主要是沟通各个港口和内地城市之间的联系,和平时期方便货物的运输,在战争时期则方便军队的运输。这些道路,按照最新的标准,这些道路全部用水泥铺设,最窄的地方也宽2丈(大约6米),可以并行通行两辆马车。
原来的恒河上,是没有桥梁的,因为天竺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,没有能力在上面修建桥梁。大汉帝国在这里设置了都护府以后,将建造桥梁当做一件大事来抓。很快,在天竺地区的大部分河流,包括宽阔的恒河在内,都修建起来了气势恢宏的水泥桥。
这些水泥桥的出现,进一步提高了当地人对大汉帝国的崇拜和爱慕。按照他们之前的认识,哪怕是他们信奉的神,也是无法在恒河上架桥的。但是,现在大汉帝国做到了,这说明,大汉帝国要比他们信奉的神灵,还要更加的厉害。既然是这样,继续信奉神灵就没有必要了。如果一定要信奉某个神灵的话,还不如信奉刘鼎。
同时,为了日后进攻阿拉伯帝国的需要,大汉帝国的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