努努书坊

繁体版 简体版
努努书坊 > 汉鼎 > 第334章 暗流(1)

第334章 暗流(1)(2 / 5)

门附近的位置仔细的清理过,确信没有淮西军的埋伏以后,沿途的火把才逐渐的点燃起来。

在远离城门的位置,还有零星的厮杀声,鹰扬军正在逐条街道的清理残存的淮西军。襄阳城的规模还是很大的,街道很多,常住人口超过二十五万。在鹰扬军的控制区域内,这是继金陵府和润州以后最大的城市,也是山南东道最大的城市。就军事地位而言,它要比这两个城市加起来还重得多,可以直接威胁到西面的兴元府,西南面的成都,北面的长安,东面的蔡州。为此,刘鼎决定将节度使衙门安设在襄阳城。

淮西军的抵抗越来越微弱,最终式微。他们大部分都向着东北方向的节度使衙门逃跑了,那里是他们最后的据点。奇怪的是,淮西军的俘虏越来越少,倒是地上被抛弃的军服和武器越来越多,甚至有多条街道因此被堵塞。负责搜索的鹰扬军部队,审问了好几个俘虏,才弄清楚是怎么回事。

原来,这些淮西军基本都是襄州当地的民众,要么住在城里,要么住在城外,都是被淮西军强迫来当兵的。他们平时被长官监视着着,不敢逃亡,现在长官基本都战死或者逃跑了,他们马上选择了躲藏的道路。他们脱下军服,扔掉武器,潜伏在周围的民居里面,重新恢复了原来老百姓的身份。

有些鹰扬军部队想要将这些人都抓出来,以绝后患,刘鼎摇摇头说道:“让他们去吧,不必追究!”

他同时向李怡禾说道:“告诉郭禹,尽快出安民告示,主动放下武器的,既往不咎。”

李怡禾答应着去了。

郭禹原来是归州刺史,现在是山南东道节度副使。他爱惜民力,重视农耕,发展生产,沟通经济,在山南东道小有名气。归州虽然偏僻,每年上缴的粮食,却占了整个山南东道的三成甚至是四成,当地的老百姓因此得到温饱。即使在如此混乱的时期,归州也没有出现民众挨饿的现象,算是创造了一个小小的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