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璧鳞对政务不太熟悉,于是说道:“大人自有安排。”
崔瀣默然半晌,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,只是慢慢的说道:“知道了。”
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,他于是转身离开了真武山前线,再也没有回来了。
杨璧鳞立刻派人向刘鼎报告,很快,刘鼎答复:“知道了。”
这三个字和崔瀣最后所说的三个字一模一样。
事实上,杨璧鳞的报告送到的时候,刘鼎、艾飞雨和崔瀣三人正在小黑屋里面密商,至于密商的内容,没有人知道,整个过程都是令狐翼亲自警戒。随后几天,刘鼎就发布了连串的人事任命,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郭禹和邓在辉的调动。归州刺史郭禹调任山南东道节度副使,夔州刺史邓在辉调任山南东道营田副使,主要工作都是发展生产,恢复经济。
这两个官职的正使都是刘鼎,事实上,刘鼎忙于战事,不可能过问具体的经济事务,所以,他们两人就支撑起了山南东道的主要架构,山南东道的其他官员任命,也是他们两人提出建议,然后交给刘鼎批准。很快,两人就更换了一大批不合格的官员,大量原先被赵德湮打压的官员被重新启用,甚至不少是从牢狱里面特别释放出来的,这些官员都是忠直有能力的,很快接管了各地的政务。一时间,山南东道的气象为之焕然一新。当然,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。
数天后,刘鼎接报,朝廷派出的使者也到达了。
崔瀣是朝廷派来的监军,是朝廷派来监视鹰扬军的,引起了全军上下的反感,没有一个人给他好脸色看的。但是朝廷使臣却和监军不太同样,鹰扬军对此的感情比较复杂。朝廷派人来视察鹰扬军,这是鹰扬军不太欢迎的,但是在视察的同时,又有犒赏的意味,这是鹰扬军必须接受的。尽管只是意思意思,必要的礼仪还是要的。
这位使臣乃是兵部侍郎张浚,算是朝廷的老官员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