鼓冲锋,即使获胜,损失也大,时间一长,大多数的官兵就会厌战。要知道,没有哪个战士是天生为了死亡而来的,他们之所以勇敢面对死亡,是因为他们可能在避免死亡的同时,获取更大的利益。如果总是获取不到利益,只有死亡的话,他们是不会继续效力的。项羽逃到江东,最终只剩下二十八骑,其他人难道都被消灭了吗?不!只是他们不愿意追随项羽了,因为即使追随他,他只有死路一条。
“大人经常对鬼雨都战士灌输各种各样的思想,努力锻炼他们的意志和毅力,固然是极好的做法,然而,大人的思想,还是要建立在人人都是自私的基础之上。人,都是有私念的。古语有云,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,哪怕是孔圣人,同样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,何况是普通人?要他们排除私念,和大人共同进退,誓死奋战,只有给予他们恰到好处的利益,让他们忘却私念,努力追求,才能让他们始终保持战斗的动力。想必大人也明白,挂在驴子前面的青菜,总是最诱人的。”
“不能替别人着想的人,其实对自己也缺乏体验;而能够以己度人的人,也多半有自知之明。刘邦确实有自知之明。他知道自己百无一能,文不能安邦,武不能定国,用计没有谋略,打仗没有武力。因此他把这些事情都放手交给别人去做,自己只做两件事,一是用人,二是决断。这样不但避免了自己的短处,也调动了别人的积极性,一举两得。加上他明是非,识好歹,善于听取别人意见,勇于改正自己错误,又能容忍别人的过失,不拘一格用人才,也使得别人心甘情愿为他所用,从而在身边集结起一群英雄豪杰,并形成优势互补的格局。比如樊哙有勇,张良有谋,韩信会将兵,萧何会治国,这些人简直就是天生为他安排的。结果他这个为人上者当得非常潇洒,也非常成功。项羽不懂得这个道理,自恃天下英雄第一,什么都自己来,反倒吃力不讨好,变成光棍一条。”
刘鼎似乎觉得艾飞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