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默的宅院内,太史慈与武安国正津津乐道地说起今日他们四处听到的消息,不论酒馆茶寮还是街上,唯一的话题便是陈默一曲仙音的事情;
陈默听得却大为纠结,这样一来他这些天倒是不敢四处乱窜了,可他还得在洛阳听候差遣,要不然他直接便回转北海便是。
“大人,怎么名声大了你还愁眉不展的,若是我等必定在心里笑开花了。”武安国看着陈默纠结的脸便笑着说道。
“名声累人,尤其虚名更是如此,你我皆是武将,要此虚名有何意义?”陈默从桌上拿起水壶灌了一大口说道。
不过弹奏古琴那么一点点事情,对于陈默来讲没啥意思,他若是展现出绘画和书法能力,估计整个天下都会为之惊叹不已了。
他觉得是虚名,可大汉末期恰恰便是需要虚名的时候,无数徒有虚名的人身居高位,有能耐有智谋的人却只能为人打下手,那荀攸智商比起杀猪匠出身的何进高出数倍,眼光独到智计百出,他现在依旧只能在何进手下当个侍郎而已。
无数酸儒名士充当一方父母官,就如焦和那种百无一用的书生,除了名气不错能够有何作为。
陈默的名声从洛阳逐渐再次向外扩散,人们大多数时候提及的都是琴而很少提及他的战功,足可见士人们对名声的看法有多么偏颇。
太史慈与武安国都是打定主意跟随陈默的人,就算一时被焦和算计他们也不在乎,陈默说过有机会他们也就耐心等着,第二天一大早,陈家门前便来了个传圣旨的小黄门。
“奉天承运大汉皇帝诏曰:光和六年,大将军奏报有北海国郡都尉陈默屡立战功,经查皆属实,凡我大汉官吏有功者赏,今下旨擢升陈默为东莱郡太守,秩比一千三百石,接旨后即刻赶往东莱任职不得有误。”
陈默接过圣旨让太史慈塞了几块铜锭给小黄门,一想到铜块便是金,陈默就大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