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中,都会感到心情畅快。
远处有和尚敲木鱼的声音,随着山风传递下来,无论有多少杂念,在听到这磬音时,都会尘心尽去,生出脱俗的。
越到上面,树木就越加高大。这些树都是菩提树,当然只是普通的菩提树,比不得佛陀顿悟的那株。
魔主终于走到了山顶,这是一块很大的平地,前面是一座寺庙,在寺庙前有两棵树,中间站着一个和尚,他背对着魔主,似一堵不可逾越的高墙。
“这两棵树叫做沙罗双树,正名为娑罗双树,又名桫椤,不过许多佛子喜欢叫它们沙罗双树。沙罗双树在沙门里有一种特别的内涵,指代一种信念,亦是一种禅喻,暗示“阿赖耶识”。
弥陀经有云:学佛修道者欲成就‘佛道’,首先须发‘菩提心’,进而修‘菩萨道’,悲智双运至福慧圆满,方能证得‘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’。这段话的大致含义就是当学佛修道者发菩提心后,在其阿赖耶识中,即种下‘菩提种’。”
和尚的声音如同山间的雾气,极轻极柔,但总也没法避开,还让你觉得很舒服。
魔主自问他算是蛊惑人心的大行家了,可是和尚靠着这特别的声音,似乎也不逊色他。他洒然道:“这沙罗双树的来,可不只有你这一种解释。”
和尚缓缓转身,他的面貌实在没有多少可观之处,平凡至极,可是组合起来,竟有种完美之感,他“哦”了一声,说道:“施主有何解释?”
魔主悠悠道:“太初有神,神与道同在。而神道的至高存在阿罗诃,在他的天国里也有两棵树,跟沙罗双树的寓意相仿,一棵是智慧树,结智慧果,一棵是生命树,结生命果,而阿罗诃创造的生灵违背了他的旨意,偷吃了智慧树的禁果。在吃了智慧果之后,那生灵拥有了智慧,可以看到被阿罗诃隐藏的生命树了,这时候阿罗诃就把他赶出了伊甸园,并且封锁了生命树,不再让别的存在得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