着。
“注入发射数据。”
“打开各级保险。”
“点火前最后一次自检。”
“发射前倒计时。”
为了这次发射,美国国内的大型计算机,都进行了一次完全的模拟试验,确保弹道导弹可以跟爱国者导弹精确相碰。
如果实在无法碰到,那这种导弹的导引头,就会在合适的高度上自爆,总之,别管如何,都要做出可以拦截的样子来!
“发射!”当倒计时到零的时候,发射人员的手按在了红色按钮上,导弹的尾部,喷出一股浓烟,火光闪耀,导弹开始缓缓离开发射架,越来越快,最后消失在天际。
巴基斯坦北部地区,伯格尔。
这里的爱国者导弹阵地,也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,当那边的导弹开始发射的时候,这边就进入了最后的拦截状态,发射数据,源源不断地传递过来。
太空中,美国的早期预警卫星,也在监视着这枚潘兴1导弹,万一导弹的轨迹出现偏差,需要立刻告诉爱国者导弹拦截部队,改变拦截方位。
爱国者的平面雷达,瞄准着南部,不停地扫描着天空,等待着那枚弹头的出现,不远处,四联装的导弹发射架,也已经转到了对应的位置。
这次拦截实验,就是一次经过事先计算的精确碰撞而已!
几分钟后,在预定的空域中,那枚导弹准确地出现了,它以几乎十马赫的速度,进入大气层。
这边,拦截进入了最后关键时期,所有的数据,进入了爱国者防空系统的电脑内,按照预定的程序,快速地计算着。
与事先计算的完全相同,可以按照程序发射导弹!
“嘭。”四联装的爱国者导弹,弹箱的顶盖弹开,里面,一枚导弹拖着火舌,直刺苍穹。
这对于美国来说,也是第一次进行弹道导弹的拦截实验,意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