努努书坊

繁体版 简体版
努努书坊 > 强秦 > 第四百四十章再见张良

第四百四十章再见张良(2 / 4)

认为,在大乱之后,有这样一个年轻又能够倾听意见的少年帝王,是他们文官之幸。

李原以武建国,这些年来,对武将的器重,也远远的超过了文官多多,在这方面,就连丞相陈平也不能与那些和李原并肩作战、出生入死的战将相提并论。在这种长期的压迫下,文官们迫切的需要一个新的代言人,来为他们说话争取利益,而李烨无疑是最为合适也是唯一的一个目标。

对于陈平、李政等人的这一份心思,李原还是留了心的,李烨要想成长为帝王,从这个时代的情理上来讲,也是当然之举,毕竟,在皇族之中,真正有赢姓血脉的也唯有他一个了,如果他真的有治理这个国家的能力,李原倒是不介意将权力逐步的移交给他。

治理一个庞大的国家。

这是许多帝王的梦想,但却不是李原心底里奢望的。

从本质上来讲,李原的个人奢求并不高,在见识了二十一世纪发达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水平之后,对于公元前这个时代的那些舒适的个人生活享受,李原基本上已经能够免疫了,对于皇帝这个位子,他也一向看得很淡。

在治国十年之后,在内心深处,还能够让李原有兴奋与渴望的,就只剩下了挥师西征,去征服西方那些从未到达过的地方。

——。

太白山祭天之后,李原车驾从深山而出,在经过秦岭的另一座重要山峰终南山一带时,这里成片成片的茅屋让李原大吃了一惊。

终南之名。

在于唐代之时,有隐士卢藏用隐居于此,最后因为名声而得到朝廷重用,而现在是秦朝,秦国用人也有严格的考试纪律,不可能仅仅凭一些子虚乌有的声名,去录用一些所谓的隐士。好在,随着了解到的情况让李原松了一口气。

终南一带,从六年前始,渐有传道之人在此筑芦而居,并以此为根基,渐渐的向关中、汉中乃至关东一带传播教义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