努努书坊

繁体版 简体版
努努书坊 > 强秦 > 第三百三十二章 百家争鸣

第三百三十二章 百家争鸣(2 / 4)

,而要让他们真心诚意的为秦国效力,还需要一点点的时间。

在阅罢李斯的遗作,李原第一次对这个毁誉参半的秦国名相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,总的来说,李斯是一个有才华又有姓格缺陷的人,他不是那种为了理想而能够献身的人,在实际利益和理想主张冲突时,他的选择就是忍让和退缩。

而这样的姓格弱点,在姓格强势的始皇帝统治时期,君与臣一强一弱,正好形成互补,而到了秦二世时期,赵高伺机**,李斯在一次次忍让中被逼入了死路。接下来秦国发生的事情,不仅仅是李斯个人的悲剧,也有整个秦国的悲剧。

如何在有限的财力下,广开公学,吸纳各阶层的人才,培养属于秦国自己的精英,这是李原需要长远考虑的事情。

神武侯府。

陈平、李政二个留守的重臣,分别被李原召到府内书房,象这样的小范围商议是必须的,毕竟,李原提出了教学主张还只是一个提议,具体要怎么实施,在实施过程中又会遇到什么困难,这些都还有待论证。

“关于公学事情,我有一个想法,按照目前各郡的财力,要想普及兴办不可能,不过,我们可以在一些大郡进行试点,这样一来,所花费的财帛不会太多,至于家中贫寒的子弟,可以由县亭的三老作保,只要他们在考学中成绩优异,就免除他们的食宿费用,当然,象国家规定的徭役等在没有正式的官身前,还要继续的履行。”李原说道。

“武侯,这兴办公学,关健在于教学之人,现在各郡但凡有点才学的人,都已经被挖掘的差不多了,除了那些隐居在深山里、或者自己办私学的人,我们还真难找到合适的教学人才。”李政一脸为难道。

作为在内政上辅助陈平的助手,李政这些天虽然为李斯葬事拖累,但在政事方面的一些具体情况他还是很熟悉的。

“不如这样,下令各郡,在郡城张贴公告,鼓励各方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