领的时候,台下终于传来让他等候了许久的叫喝:“报,秦国神武侯到!”
——。
李原赴约了。
不管是刀山火海,还是万丈悬崖,他都没有后退,陈平的规劝、赢玉漱的哭诉,还有将领们的一封封请战书,都不能让他改变主意。
所有人都以为,李原固执的坚持自己的意见,只是为了一个面子,只是不想在众人面前输给项羽。
事实真是如此吗?
当然不是。
在项羽委托项伯转交的那封帛信的最后一行,还有一句话:那就是十五万秦军俘卒的生死,就在他项羽的一念之间,要是想让这些人活着,就到成皋一会。
十五万人。
这个数字让李原心里沉甸甸的,虽然近几年来,秦军在各个战场均取得了连续的胜利,但这一次次的胜利背后,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隐忧:那就是秦国的兵力已经到了极限,在不得已的情况下,李原已经开始下令征召羌人、月氏人、狄人加入到秦军行列中,以此来应付兵员上的紧缺。
在这样的情形下,项羽抛出了放归十五万秦军俘卒的诱饵,要是李原不答应会面,那项羽可以在高台上宣布:立即坑杀这些降卒,因为他们的国家不需要他们,因为他们心慕的英雄李原抛弃了他们。
所以,不管怎么样,李原都要来,十五万人的生死,他不能不管,这是大义,这是人姓,这也是一个有担当的男人必须做的。
八百月氏悍兵、二千步骑,这是李原带来护卫的兵卒,与项羽的三千骑兵相比,显得有些寒酸,也有些让人瞧不起,但当张耳、叔孙通等人将不屑的眼神投向正走上高台的李原时,他们几乎在倏时齐齐低下了头。
李原一身秦军中级校尉军官穿戴的皮甲、头发简单的梳了一个发髻,上头用一块黝黑的不知是什么材料制作的板帽帽沿。
唯一给人特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