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,汝州。
霍山下,北汝河边,六百余楚军轻骑兵营人马,与三千闯军骑兵相遇。
楚军阵前,轻骑兵营长是个二十出头的年青人。
张煌言,二十二岁,字玄著,浙江宁波人,右军校军衔。并且还有秀才功名,刘钧东南巡海破红夷之时,当时身背秀才功名的张煌言听说了刘钧率楚军的英勇之举,心怀向往,弃笔从戎,投奔楚军。
因其有秀才功名,兼之出身官宦家族,自小习骑射,文武俱佳。在军中表现出众,很快被选送入讲武堂进修,在一年期满后还加入过刘钧的卫队,担任过一段时间刘钧的侍从,成为刘钧的门生。
此后在辽东之战中,表现出众,率部屡次立功,个人也累计射杀十七名敌军,因功一路晋升,如今为隶属登莱镇下,统领一营轻骑兵,挂右军校军衔,并获得过一枚黄金九头鸟勋章。
“营座,敌人是我们五倍兵力,我们该怎么做?”监军使紧张的问他。
张煌言举着千里镜打量着对面的闯贼,三千闯骑,正嚣张无比的赶来。
放下千里镜,张煌言只是很平静的道,“抢夺左侧的山坡,架设骑兵炮和山地榴,放拒马、布铁蒺藜,我们跟他们下马一战!”
“下马作战?”监军使是个太监,品级不高,但却代表着皇帝和朝廷。他对于轻骑兵营下马作战的命令有些不解。“我们是不是先撤退,等侯大部队到来?”
“没那个必要。”张煌言否决了他的提议。在楚军中,战场上,一营之中营长拥有绝对的指挥决策权,监军使干涉不了。
他们虽是轻骑兵营,但不一定就要跟闯军打骑战。他已经发现,闯军虽有三千骑,但都是传统的骑兵,骑兵们配备着长矛和直刀,铠甲不全。他们没有炮。也没什么火器,这样一支骑兵部队,机动性固然不弱,冲锋起来也很猛。但他们遇上楚军,却没有攻坚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