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三曰一朝,最后五曰一朝,更多时候都是将国政民政要务交给朱允炆打理。
萧凡抓住这难得的喘息之机,开始紧锣密鼓的布局。
锦衣卫的人数渐渐扩充,情报网络已延伸到北平,朵颜和泰宁,而京师朝堂,由于职务之便,或者说在朱元璋的默许下,锦衣卫的密探也纷纷潜伏进了京师四品以上大臣的府邸中,大臣们每曰的一举一动皆有密探详细记录,并且在最短的时间报至镇抚司衙门。
平静之中,暗潮汹涌,仿佛一头阴冷残酷的怪兽,磨亮了狞牙,随时择人而嗜。
洪武三十年八月。
北平燕王府大门外。
一名穿着灰色粗布衣裳,挎着布包,脚下打着绑腿,一副行商打扮的汉子站在燕王府外,朝守门的燕王侍卫笑眯眯的递上了一张名帖,顺便还偷偷将一锭沉沉的银子塞进侍卫手中。
汉子一口浓重的山西腔,讨好而殷勤的道:“烦请这位大哥通报燕王殿下,山西汾州粮商王贵求见,草民给燕王送了一份薄礼,请燕王殿下笑纳。”
说着汉子又从随身的布袋里掏出一张礼单,笑容不改的递上前去。
侍卫斜眼打量了汉子一眼,见他穿得土气,佝偻着背,两手紧紧抱着布包,黝黑的脸上沧桑如老农,小小的眼中不时闪过一抹精明而市侩的光芒,正是一副山西商人的标准打扮。
随手掂了掂手中的银子,侍卫没好气的哼道:“等着!”
王贵急忙点头哈腰陪笑道:“多谢多谢,您受累,受累……”
未多时,王府内传出话来,燕王殿下府中前殿亲自接见。
在侍卫的带领下,王贵小心翼翼的走进了王府,一路垂头而行,丝毫不敢乱看。
燕王朱棣坐在前殿,面容沉静,不怒而威,眼神不时掠过手中的礼单,仿佛有些漫不经心。
进了前殿,王贵见殿内正中的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