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了金水桥,走出承天门,萧凡腰间的玉带上还系着黄观的那块象牙芴板,——这玩意儿应该值不少银子吧?就这样还给他岂不是太便宜他了?拿到外面卖掉去,卖得几两算几两,反正自己与那些所谓的清流官员已经势如水火,不在乎多架这么一件梁子。
这是一种典型的光棍心态,也就是俗话说的“债多了不愁,虱子多了不痒”。
现在萧凡要想的是,该如何将丁丑科案处理得妥妥当当?
臣子奉旨办案,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什么?
当然是皇帝的用意。简单的说,办案的官员其实只是皇帝手中的一件工具,实际上案子是皇帝在办,只是假臣子之手而已。
那么朱元璋的用意是什么?他想把案子办到一个什么程度?哪些人该杀头,哪些人该得益?
毫无疑问,老朱对刘三吾是很不满的,不满的根源在于那张全是南方进士的榜单。
从纯学术的角度上来说,刘三吾并没错,为国取士,当然要取文章最好最出众的,自古南方比北方更繁荣稳定,多次战乱亦影响不大,太平曰久,南方学子的学问和文章自然比北方学子出众一些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
刘三吾是个老学究,丝毫不懂变通,一味的只以文章优劣作为取士的标准,所以出现了这次的会试榜单上五十二名贡士全是南方人的奇异事件,从明面的道理上来说,刘三吾并没有做错什么,以成绩定优劣,本是自古奉行的真理。
但是从朱元璋的帝王角度来说,刘三吾如此作为可就大错特错了,老朱没气得当场砍了他,估计是刘老大人那近八十岁的高龄救了他自己。
帝王角度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?
南方是大明的南方,同样的道理,北方也是大明的北方。
有一个很客观的事实,大明立国刚刚三十年,这三十年来,南方倒是颇为平静,朱元璋与张士诚,陈友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