努努书坊

繁体版 简体版
努努书坊 > 汉魏文魁 > 第六章、一时俱反

第六章、一时俱反(2 / 5)

清谈,才会酿成此后魏晋的浮靡之风,中国之衰弱,实肇于此。所以是勋忍不住就站出来大喷了一顿这位才刚见面不久的老师兄。

要说是勋喷人也不是一两啦,但大多数情况下,事后都会有所找补,给对方一个台阶下,以免嫌隙大生。可是一则他压根儿没把崔琰放在眼里,二则不久后便即生了郑门分裂之事,跟崔琰彻底对立。再想找补也无路可走了。

郑门的分裂,源出郑玄死后,郗虑和崔琰争做继承人、郑门新领袖。在原本历史上,郑學虽然风行天下,却并没有被立为官學,当郑门领袖所能获得的实际利益不多,或许因为这个原因,并未生激烈的内部斗争。可是在这条时间线上,是勋把郑门拱成天下第一儒家门派了,当领袖所能赢得的显性利益和隐性声望实在太高啦。从来利禄动人心,乃不由得郗、崔等人不争也。

郗虑这家伙在同门中经學水平一般,人品相对卑下那就是曹操一条彻底的忠犬啊或许崔琰之与其争斗,并非私心。而出公义吧。但对于是勋来说,谁管你因私因公?郗师兄是我施政的一大臂助,他支持我当吉祥物,我自然要支持他当掌门啦,就此与崔季珪彻底对立。争斗的结果,是崔琰灰溜溜地滚了老家。是勋当时还琢磨呢。在原本历史上你为曹操所杀,如今虽失权势,却可安享晚年,其实我是救了你呀你知道不知道?

崔琰当然不会知道,更不会因此而感激是勋,二人的心结就此形成,并且再也无可弥缝了。

所以今天桓范深夜来会,一提“天子如此,恐实受小人之挑唆也”,接着问:“主公曾与崔季珪有隙耶?”是勋当场就蒙了,不禁皱眉问道:“崔琰复入仕耶?”他不是被曹操赶老家去了吗?

桓范微微一笑,答道:“实先帝崩前数月,中旨召为秘。要看?”

这里所说的“中旨”,并非“中之旨”,而是“内廷之旨”的意思,指皇帝绕过宰辅机构下的独断旨意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