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而言之,曹操直到最后也没有改口,并且数日后曹丕“主动”提出辞去太子之位,曹操在朝堂上宣布以太孙曹髦为嗣,再度引发了更大范围的惶恐、不解,以及纷纷上奏劝谏,但曹操无一听从。段瑕段思阙这回算是踢中了铁板。连上三封奏疏,请天子收回成命,言辞逐渐激烈,曹操一怒之下,将其外放为番禺令——直接赶广州去了。
年仅十四岁的曹髦就此得以上位,消息很快便通过潜伏的奸细传到成都,刘备闻报,不禁长叹道:“魏氏废子而立孙,废长而立幼,操若即死。国必多事——此皆孝直之谋也,惜乎!”
他惜的是法正已于不久前病逝了,刘备痛失股肱。甚至几度哭厥了过去。
法正是在从汉中返回成都的途中病逝的。他本来就因为庞统攻入长安城而郁卒吐血,其后带病操劳运补事宜,病逝愈发沉重;等到庞统中箭而亡,刘备也得以全身而归汉中,法孝直心情略略放松,病情似有起色,于是冒着秋日寒风出城迎接刘备,病再反复,终于药石罔效……
那么刘备为什么说“此皆孝直之谋也”呢?因为此番为曹冲谋划毒杀曹彰、扳倒曹丕、刺杀丁仪、陷害曹植等事的。正是那个是勋颇有些关注,是复却打听不出其来历的“尹耒”——其实此人不叫尹耒。只是拆字假名,本姓伊名籍。字机伯,为刘备之亲信也。
伊机伯虽然出身山阳,但青年时代即随刘表出镇荆州,后逃蜀以归刘备,就政治集团来说,属于庞统荆州派一党。所以法正曾向刘备献计,离间曹操父子(当时还指的是曹昂)之间的关系,说:“操子甚多,但昂去位,诸必争嗣,各拥党羽,其势瓦解冰消,不为难也。”刘备问他谁人可遣,法孝直就推荐了伊籍——一则伊机伯聪明机断,堪当此任,二来也是为了放伊籍于外,可以削弱荆州派的势力。
伊籍初从曹昂,其实没能派上太大用处,等到曹昂去位已成定局,他便改名换姓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