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掳为奴的中国人,还有一些土著奴隶。于是这些人就受命在城内大造谣言,掀动叛乱。
到处都传说魏军大举来攻,已到城外,所以沛者得来把守兵都调走了,就是觉得国内已不可守,打算干脆放弃。平民百姓闻讯大哗,部分赶紧往丸都山城躲,部分直接扶老携幼朝东方逃去。
国内城就此乱成了一锅粥,得来锥心泣血,可是根本没本事、没力量去管;至于郝旭,压根就不想管,他部下水兵反倒趁乱冲入城内,抢掠居民,大发横财。
就这么着过了三天,位宫的大军还没有撤回来,曹魏水师主力经过艰苦跋涉,倒先期赶到城下了。
对于国内城内外的形势,邓士载随时遣小舟向大队汇报,夏侯兰、魏延人虽然没到,情况可早就摸得一清二楚了。故此大船抵达国内城外,也不靠岸,也不减速,魏延直接下令:“击发‘烈风’!”
魏文昇座舰在前,两侧各立着一具巨大的连弩“烈风”。不过这般巨型连弩,按照马钧的设计,并不是直接镶死在船弦上的,而可拆卸、挪动,魏延早就做好准备了,把两具“烈风”全都装到了座舰左侧,当下瞄准高句丽水寨,便是各二十矢连发。
弩矢强劲,可破重甲,而高句丽的水寨又极简陋,不过木桩上张些板楯而已,当下便如急雨打池塘,矢皆洞穿,躲在楯后的守兵有三成都被射成了筛子,剩下七成也大多带伤包括擦伤的,被纷飞的木屑射伤的,还有匆忙逃走崴了脚、撞破头的……
两具“烈风”连换三次矢匣,等到射完,敌寨上千疮百孔,楯后已无一兵一卒敢于驻守了。这时候大船距离敌寨也已近在咫尺,便有水兵抛出带索挠钩,或者直接挺起钩枪,锁定寨栅,奋力拉扯。“呼啦啦”几声,寨栅倾翻,魏兵乃各挺短兵,纵跃而登,杀散余敌。
当然啦,这般呼啸着直接从船上跳过去的,全都是水兵,陆师则只能先换乘小船,然后再缓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