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与洛阳城相仿佛。东西则三倍过之。据说毛玠听闻此事后,曾私下里说:“三水相包,若开渠导流,可得良田三万亩,活民五百户,何得以活鹰犬熊鹿耶?”此言自然瞒不过曹操,于是毛孝先的结局也便可以料定了……
时正秋末,草长鹿肥,动物们都拼命地搜寻、补充食粮,以备即将到来的艰难寒冬此正弋猎之良时也。上林苑内。正有一队骑士呼啸纵横,执弓射猎,不过很明显的,也无禁军卫护,亦不张天子旌旗,并非曹操又一时兴起,跑上林猎鹿来了。
或骑或步的从卒暂且不论,真正射杀猎物的,一眼望去,都是一些贵介青年。个个衣锦被绣,冠带辉煌,其弓既劲,其马又良。当先一名男子。中等身材,瞧其骨骼已然成年,但相貌却还略显稚嫩,白面无须,穿着与众人亦皆不尽相同上身素色绨袍,束着革带。下着胡裈,足登羊皮厚靴,束发无冠,瞧其形状,大有胡风。他胯下是一匹高头健马,通体白色,却又点缀着无数青色毛旋,四蹄踏风,如不沾尘一般。
这男子远远便望见了一小群麋鹿,急忙张开骑弓,搭上羽箭,瞄准了其中一头高大的雄鹿,便是狠狠地一箭射去。但那头雄鹿非常警惕,身又轻健,猛然间一个加速,羽箭擦着它翘起的尾巴,竟然落了个空。那男子大恚,耳旁又听闻身后传来杂沓的马蹄声,匆忙再次搭箭而射这回瞄准的是一头落后的中等体型雌鹿,跑起来一瘸一拐的,大概是后足有伤。这一箭终于命中,雌鹿应声而倒。
几乎同时,身后数骑奔来。射中的男子勒停坐骑,转过头去扬声大笑道:“诸君晚矣,吾已先拔头筹。”一名同伴撇了撇嘴:“无咎但马快耳,乃舍我等于后有负卿字也!”
这名被称为“无咎”的青年男子,便是当今太尉是勋是宏辅之独子,名为是复,年方十八,年初才刚行过冠礼,请太傅、新城公曹德为大宾,赐字“无咎”。这个字的来源,乃是《易经》的“复”卦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