底区隔开来。从而导致整个官僚体制虚浮腐朽哪。
马钧因为年岁轻、资历浅,自入武库司,便被分派了无穷的杂务,尤其他是通过明算科考上来的,故而所有相关武器装备的研制、生产、贮藏、运输,但凡牵扯到计算,活儿全都落在了他的头上。他往往一整天拨拉算盘珠子(也包括晚上做赵爽所出的算题),竟致右手五指僵硬。难以屈伸。形势逼人,马钧很快就被迫练成了左手拨算盘,甚至左手提笔写字的本领——两手双笔同时写字还不行。但双手各拨一具算盘,倒是学成在望……
原来做官竟然如此辛苦,若非此乃母亲的殷切期望,而仅仅是马钧自己的想法,估计他早就撩挑子不干啦——我宁可回老家去看守一座小小的磨坊,强过在洛阳为同僚做牛做马……
好在赵爽对马钧照顾有加。马钧虽领职司。但吃住都在赵府,赵爽也没让他掏饭费。所有俸米几乎全额保存了下来,攒了两个月以后。便雇人赍送回乡,以改善母亲的生活。武功马氏邨早有书信传来,为了马齐、马钧二人考中得官,全村上下莫不欢欣雀跃,族长马丁一向吝啬,竟也掏出族内公钱来大宴了三日,以资庆贺——不过也很可能,反正要遵照承诺把族长之位传给马弁了嘛,以后公钱不归自己管了,临交卸前奢侈一把,又有何妨?
马弁上台,马母自然能得照顾,即便没有马钧寄回俸禄,日常花用亦可跃升一个档次。不过此乃孝道也,且马德衡于京中也没什么开销,自然应当把俸禄敬奉至亲——赵爽对他此举亦颇为赞许。
可是诸葛亮虽然花力气把马钧调至兵部,此后数月间却几乎是不闻不问,马钧只在向上官回事的时候见过这位诸葛侍郎几面。赵爽亦未曾透露口风,故此马钧并不清楚得入兵部,靠的乃是孔明之力。
一晃眼即至延康三年的元旦,节前节后,官员例有将近半个月的假期。然而都城至武功虽不甚远,以这年月的交通状况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