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可走——造反。
所以这三十钱的《字典》,其实便形成了一道无形的门槛。赤贫阶层根本别想挤得进去。当然啦,是宏辅本人只是向各地下了指令,要求统一发放《字典》而已,但各地书坊才不可能如此无私,免费提供成百上千套书籍。能够如张休所言“只收工本”,就算很良心啦。
问题是,马钧身上就连三十钱都没有……
马钧勉强可以算是赤贫阶层了,但他能够免学费读得起书,自然与普通百姓不同,多少还有家族势力为其支撑。就理论上而言,只要武功马氏并未衰败,起码有他孤儿寡母一口稀粥喝。不至于饿死道旁。故此面临如此窘境,他首先想起的必然还是宗族,即向马齐、马夏商借。允诺考中了便即奉还。
然而那二位却只是冷笑:“汝安能得中?”根本瞧不起他,不肯掏腰包——是啊,宗族不会让你饿死,可并没有扶持你当官的义务啊,而且你若成绩不好还则罢了,若考得好。会不会反而扯我们的后腿,挤掉我们的位子啊?
最终还是陈纻掏出钱来。帮马钧购买了一套《字典》。他关照马钧:“且用功者,毋负我望也。”你若是考不中。从此《物理初言》再跟你无缘——我绝对不会借了。
马钧千恩万谢,小心翼翼地捧着《字典》走了。他虽然仍旧难免满脑子的“物理”,却也知道此番考试直接影响自家前程——这回若是考砸了,估计就再没有下一回啦,家族必不允许自己继续尝试,那就只好回去守磨坊喽——于是手不释卷,用了短短五天的时间,便将《字典》整整通读了三遍。
陈纻同样窝在郡校中刻苦攻读,只有马夏、马齐二人,少年人难得来趟郡城,不免结伴遨游,城外名胜、古迹,城内食肆、女闾,无不涉足。
终于到了初试的日子,地点便设在郡校之内。正如张休所言,考分两场,第一场考经义,考题为三段经中成句——“初六,浚恒,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