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并非我不用心,更非我违背了承诺……
话说回来,倘若是勋真的自信满满地下保证,仿佛他就是曹操本人似的。刘协夫妇反倒不敢信了,这只是承诺竭力保全,倒显得可信很多。最终刘协流着眼泪认了命,是勋面有哀戚之色,告辞退出,可是才一出殿,立刻就把腰杆给挺起来啦,仰面向天。神采奕奕——老子终于办成了,大事定矣!
转头就奔了御史台去,跟郗虑说我已经说服天子啦。你赶紧草拟禅让的诏书吧。郗虑好奇地问他:“宏辅如何说之?”是勋摇头摆手:“不可说,不可说。”有本事你去索要起居注来翻阅啊。
郗虑说了,这禅让诏书么,还要请宏辅你挥动如椽大笔。是勋继续摇头,说我的工作已经完成了,下面该看你的啦——“若勋为之。岂非夺兄之功耶?”以魏代汉,你劝了好久都不成。完了诏书还是我草拟的,到时候魏王会怎么看你?你又没功劳。又失面子,那不都是我的罪过吗?
其实呢,一则他对于写这类文字真没什么信心,还是不献丑为好;二来么,这玩意儿肯定传之千古,更容易招来骂名,他虽然不再对维持名声抱有无益的幻想,但能躲的还是尽量躲了为好。
把草拟诏书之事抛给郗虑,是勋返回府中,便即写信向曹操禀报。信中自然不能说大白话,而必须拐着弯子,掩饰真相,只说:我去觐见天子,觉天子有禅位给大王之意,于是便请郗大夫草诏,相信不久后便会有天使前往安邑去啦,大王你要预做准备才是。相信曹操能够瞧得懂其中的潜台词,从而明白究竟发生了何事。
于是建安十六年四月晦日,天子使太常张音为高庙使,持节前往安邑,奉玺绶禅位,册曰:“咨尔魏王:昔者帝尧禅位于虞舜,舜亦以命禹,天命不于常,惟归有德。汉道陵迟,世失其序,降及朕躬,大乱兹昏,群凶肆逆,宇内颠覆。赖卿神武,拯兹难于四方,惟清区夏,以保绥我宗庙,岂予一人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