努努书坊

繁体版 简体版
努努书坊 > 汉魏文魁 > 第九章、先实关中

第九章、先实关中(3 / 5)

级的参谋——“司马仲达、诸葛孔明,择一乃可。”

在原本的历史上,那俩一个攻、一个守,长期在陇上拉锯,塑造了军事史上空前的辉煌战绩,那么如今想起来把谁安排在西线为好,是勋当然会举这二位啦。但是没必要把他们全都派过去,给出一个,便可为庞士元、法孝直之敌也。

曹操沉吟少顷,点一点头:“仲达可也。”司马懿现任幽州刺史,诸葛亮跟随曹操远征了一回关中,深受器重,建国后即任用为散骑常侍,为中书台的属官。曹操的意思,派一员文吏去给夏侯渊做参谋,并主掌物资调运事,那么最合适的便是使其人接替赵颙担任雍州刺史。诸葛亮终究年纪太轻,资格太嫩,官位也不够高,不可能直接升为一州刺史,而把司马懿从幽州平调过来便相对允当了。

雍州方面如此部署,荆州方面,则使徐晃屯驻江北,于禁屯驻江南,一方面监视瑟缩在江陵的刘表,另方面作为征吴的预备队。曹操打算起兵八万,并徐州陈矫、庐州太史慈,共伐江东,同时命鲁肃率庐江水师顺流而下,以牵制江东水军,派魏延率幽州海船南下广陵,再次骚扰吴、会沿岸。

魏文长……文昇自从被是勋从乡下发掘出来以后,即遵照其本人意愿,把他送去太史慈身边,接受指导、聆听教诲。这些年太史子义带着魏文昇一直屯驻在九江,防堵孙吴,小仗常有,大仗寥寥,所以小魏也没立下什么不得了的功绩,纯粹是按部就班地往上升。估计将来史书写其传记,开篇也就寥寥数语而已:

“魏延,自文昇,义阳人也。是勋使荆州,过义阳,时延未冠,夤夜往谒,勋奇之(所谓“为尊者讳”,总不会把小家伙被逼过来卖屁股的事儿也给记上吧),荐于太史慈。慈目延为弟子,使如臂膀……”顶多再加上曹操亲自给魏延定下“文昇”表字的事儿。

可是就因为魏延一直跟着太史慈在江北活动,比起绝大多数曹营将领来,对水战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