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官,跟皇甫嵩应该是见过面的,所以这才来找您核实、求证啦。
荀彧闻言,不禁莞尔一笑:“宏辅但问。若吾知者,必无所隐也。”
荀文若那是多敏的人啊。是勋话才出口,他心中便即洞明澄澈——事情绝对没有这么简单,这并非你真实的来意啊!
要找跟皇甫嵩相熟的人,朝中一抓一大把,且轮不到我哪,你怎么会想到来问我的?想当初在灵帝朝、少帝朝,以及董卓擅政的献帝朝初期,我虽在朝中,不过小小的守宫令而已,我是认得皇甫将军,他可未必能认得我。还不如我侄儿荀攸,当时为黄门侍郎,才有机会接触皇甫嵩那种级别的高官。
是啊,荀攸跟随丞相出征在外,你一时间揪不着他来打问,然而为人作传,这是大事儿,丝毫也轻忽不得,搜集资料宁缓毋疾,你有必要如此急切吗?大晚上的突然跑过来问我?此必别有意图也。
不过荀彧倒是也挺感兴趣,是勋这么着急来找自己,究竟想说些什么呢?与前日宴会,以及其后遣公达相访致歉有无关联呢?所以并没有一口回绝说我也不清楚,你问别人去吧。
荀彧表示可以继续听是勋说下去,有什么问题尽管开口,是勋拱手致谢,然后顿了一顿,便即相询:“闻朝廷诏董卓为并州牧,使其将兵付义真公而履任,卓不从。义真公有从子郦,时在军中,说卓被诏,不肯委兵,此逆命也,又以京师昏乱,踌躇不进,此怀奸也,请义真公讨之,上显忠义,下除凶害,可为桓、文之事。然义真公不肯从,止显奏其事,以待朝廷之裁,终至董卓入京,觊觎神器——未知此事有诸?”
想当年董卓跟随着皇甫嵩,一起在关西征剿叛乱的羌胡,朝廷以其有割据之势,因此拜为并州牧,要他把兵马全都交给皇甫嵩,自己一个人前往并州去。但是董卓不甘心交出兵权,反复上奏找理由,迟迟不肯履任。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郦就对叔父说:“董卓接到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