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非往投高句丽乎?”公孙度朝他一瞪眼:“岂不念昔日袁氏兄弟耶?!”
如今公孙兄弟落到昔日袁氏兄弟一般的败逃下场,倒真可谓天道轮回,丝毫不爽,而两者逃出根据地,往投别家的情势也是相近的。今天的高句丽,就好比是昔日的辽东公孙氏,一方面足以割据自雄,另方面却都畏惧中央政权的全力进攻——就这方面考虑,高句丽还比不上公孙氏,别说中央政权了,就连与公孙家连年相攻,高句丽都是败多胜少,唯一的长处,就是距离足够遥远,朝廷或许无意前往征讨。
所以高句丽王肯定想啊,我天高皇帝远,朝廷未必会来打我,但要是我收留了公孙父子,那就难说啦。既然如此,何不斩二公孙以献朝廷?乃可保我藩国得安也。而且就如同当日公孙度忌惮二袁一般,高句丽王也肯定忌惮公孙兄弟,随便放你们入国?谁知道你们会不会妄图鸠占鹊巢啊!
当日公孙,对袁家没有阴影,而如今的高句丽,才被辽东击败不久,表面上虽然平等和睦,其实每受公孙氏的驱策,心里不但有阴影,还有仇恨呢。寄望于他们收留你,保护你,那不是很渺茫的事情吗?
故此公孙度安排儿子,说万一南路不通,你就只有北投鲜卑一条道路可走。
这一方面,鲜卑族不算大汉朝的正式臣僚,自从檀石槐组建了东部鲜卑大联盟以后,各部时降时叛,汉朝也只有羁縻而已,根本就管不到他们。所以实际上,鲜卑之于汉朝,乃是敌国。敌国之间收降纳叛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。
另方面。鲜卑欲南下牧马久矣,只是找不到合适的“带路党”罢了,你们兄弟过去,便可为陈豨、卢芳也,他们定然收留。而且如今联盟瓦解,各部争雄,正当我辽东以北,势力最大的乃是素利、弥加二部。联合以敌西方的柯比能。既有二部在彼,汝兄弟乃可从中斡旋、取利,以期卷土重来。
公孙度既然已有所教诲,所以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