射向敌船,而且弓力亦强,准头亦精,当即压得敌船上的弓手抬不起头来。
随即便是第二轮羽箭射去——全都是火箭。按照是勋事先的布置,船上以陶罐储存了不少的素油——没给火药,一方面火药在海上容易受潮,另方面是勋本身手里的存货也不够多,全都得供应陆军——当即便有水手打开罐子,用麻布条浸透了油脂,绑在箭簇后部,点燃后朝向敌船便射将过去。
敌帆首先被点燃,火星乱舞、火屑直落,甲板上当即乱成一团。这时候两船也已靠近,只听一声巨响,包括才刚爬起来的卫循本人在内,双方各有超过半数的水手被当场掀翻,滚作一堆,其中不少还因磕碰而负伤。好在卫循人虽翻倒,心思并未停摆,再度大叫指挥:“右舵!焙烙,快投焙烙!”
所谓“焙烙”,全称为“焙烙玉”或者“焙烙火矢”,在原时空乃是一千余年后日本人惯用的海战利器,即在陶罐中填以火药,点燃后以绳索投掷入敌船,引发爆炸和燃烧。不过是勋交给卫循他们的这种武器,内填的只是素油而已,另有药捻从罐口伸出,可以引燃——所以这东西是可以引发大火的,却绝对不可能爆炸。是勋一时懒惰,就把后世的日本名字给套用了过来,告诉卫循:“此物名为焙烙也。”
卫循麾下水手多为勇健,不少人都有在陆地上或海面上作战的经验,所以反应速度很快。当即便有数人点燃了焙烙,舞动索投器,狠狠地抛掷出去。陶罐落入敌船而碎,油脂流淌出来,瞬间并燃起了大火。
其实严格来说。海船上燃起这般火焰也并非灭顶之灾。有经验的水手可以很快便以细沙铺之。或以厚布覆之,将其熄灭。问题敌船上本来水手数量就不多,又刚遭逢剧烈碰撞,几乎人人都在抱头乱滚,根本就没能及时扑灭火焰。于是下有才被撞破的缺口,海水灌入,上有熊熊烈火蔓延,那些水手好不容易爬起身来。第一件事不是去堵口或者灭火,而是纵身朝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