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落第也好,没能赶得上今科会试也好,你们都还年轻,以后有的是机会。再者,科举上名扬天下,未来做官时默默无闻的也有的是。才名只是身外之物,学问扎实,治事有能,日后选官考评亦能占优。至于荐举之事,我可以明确地回复各位,为杜绝其中弊病,日后吏部用官会更遵循制度,这荐举之门应该不会开了。”
此话一出,张越就听到那边有人附和,有人称赞,但也有人满脸沮丧扼腕叹息。毕竟,布衣一跃而公卿的神话,向来是无数读书人最大的盼望。见杨士奇说话间已经朝这边看了过来,但只是冲他点了点头,并没有对他介绍这些人的打算,他也就停步没有过去。而那边的士子们瞧见作陪的是杨稷,张越万世节又都是一身平常布袍,于是都误以为是迟来的人,没有太在意,在甬道处和杨士奇拜别之后就各自离去了。
见那些人出了前头那道门,杨士奇方才走了过来,见张越和万世节并肩而立,依稀又想起了当初红梅园中的光景。一晃十年过去了,当初的少年已经长成,他不禁欣慰地捋了捋胡须,随即又扫了一眼杨稷。
“站在这里做什么,还不去房中读书?”
尽管杨士奇的言语并不十分严厉,却是透露出了一股冷峻的意味,杨稷也不敢多说什么,冲着张越使了个你且放心的眼色,就连忙蹑手蹑脚地退下了。他这一走,杨士奇便示意两人虽自己去书房,一路走一路说道:“十年了,你们两个都已经是国之栋梁。要是杨稷能够有你们一半能干,我也不用这般操心。早知道如此,早年就该把他接到京城,如今却来不及了。世节,有些事情你也不要一味瞒着我,他调戏民女你替他收拾首尾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。”
万世节听到前头这话吓了一跳,差点以为自己和杨稷的小本买卖竟然被这位大佬知道了,听到后头这话,方才醒悟到是另外一件事纸里包不住火。说来也怪不得杨稷,小店开在那地方,一位豆腐西施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