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指挥使还算谨慎的份上,他至少还能做个舒舒服服的田舍翁。
“你回去和你那三个兄弟报个信,手头的事情暂且理一理。对了,待会你把传讯的信鸽放出去,乐安的事情让林沙接手。倘若那位冯大夫真的落在汉王手中,那总得弄清楚他想要干什么。另外,你让人盯紧了济阳王,人不可貌相,这帝王家的小孩子都是心机深沉之辈。”
自立国以来,北边就一直是大明朝廷的心腹大患,因此,但凡从北边来归的部族首领,向来都能得到厚待,昔日朱棣麾下大将火真就是如此。所有归降部族几乎都散落在长城沿线一带,若有其他蒙古部落来犯,他们可以抵挡一二,若抵挡不住时更有卫所援兵,这素来被认为是一大善政。而由于这一条纵深,从这里往草原上,不是蒙人很难立足,所以,兵部职方司在北边的谍探几乎都是蒙古人,而零零碎碎的走私商人畏惧朝廷刑罚,但凡有所得也很少禀报官府。
谍探用蒙古人有好处,却也有坏处,那便是诸多情报往往是自相矛盾,可信度几乎都要靠运气。因此张越既然得了朱棣的首肯,从御马监侍卫亲军中遴选出了一百个身家清白却又机灵敏锐的汉子,简单培训了一番之后,他便打起了锦衣卫的主意。
在他看来,无利不起早,如今蒙古人最在意的便是互市,因此私商出塞虽然风险极大,但却仍有部落愿意提供庇护。通过这条渠道打探情报自然是最为稳妥不过,至于所需经费则完全可以通过挟带的私货赚回来,正可谓一举两得。再加上他记得胡七等人至今都不曾过了明路,便寻思着让这几个秘密战线的高手来经管这个行当。只是,他的奏疏三日前通过通政司递了上去,却是许久没有回音。
这天下午,宫中突然有旨意传来兵部——戒边境各卫所加强戒备;敕蓟州、保定府、真定府、天津三卫等合计选卫所精锐两万人,八月初率至北京,以备扈从。由于征发等事悉数都是职方司统管,因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