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见。要说那个草包实在是没什么可同情的,自从皇帝登基之后,也不是没除掉过比此人更显赫更功高的人,可是如此一来,已故景国公李让,岂不是要绝后了?
由于出了这么一档子事,朱棣原本因为大阅府军前卫而生出的那么一点好心情完全无影无踪,即使朱瞻基和张越上前时,他也显得很是不耐烦。随随便便说了几句,他便一指张越说:“让你闲了这么久,是为着你祖母新丧,如今既然她已经安葬,你也该好生勤勉起来。武库司如今没什么大事务,你从明天开始入兵部职方司,试郎中事,等过几个月上了手再行实授。至于皇太孙宫……以后你每三日去一次就好!”
瞧见一众人簇拥着皇帝离去,朱瞻基不禁蹙起了眉头,见张越仍在愣着,他便无奈地说道:“元节,这一回可是要恭喜你了。武库司打交道的都是些繁琐事,虽说不少人视其为优缺肥缺,但兵部四司之中,它却顶多只能排在第三。职方司掌四方军务机要,外人看来不比武选权力大,可武选司在高品除授时都得听上命,远远不及职方司的要紧。皇爷爷如此信赖,你可得用心。”
最初的惊讶劲头过去,张越此时此刻已经是醒悟到了这番迁转的缘由。他在皇帝面前那番话并不是信口开河,是根据自己在兵部所知所见、对阵阿鲁台的经验以及后世那些见识得出的结论。只不过,他毕竟不是职方司的人,兵部派在各地的谍者以及更深一层的隐秘有很多都不甚了了,如今调去职方司,也便于进一步了解蒙古和其他各国。
“殿下放心,臣自当谨记勤勉。”
由于明天就是万寿节,宫中还有不少预备,因此大阅既然结束了,朱瞻基便没有多留张越,又说了几句话就吩咐陈芜将张越从西安门送出宫去,免得多走冤枉路。这几天和陈芜打多了交道,张越也觉得这个年轻太监机灵聪敏却又很懂进退,与其说话时也就随便了些。此时两人沿太液池边走,拐弯路过西酒房的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