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得魁首固然是好,但要说青史留名,却还得看以后!”
“廷益你还真是看得开。不过话说回来,你二十出头便中了进士,即便比不了上一科的探花郎和那位张元节,但咱们这一科进士中你也得算年轻的,兄弟我可比你年长十岁。咱们等着你青史留名,给咱们浙江士子好好长一回脸!”
听到这么一番话,张越顿时莞尔,心道这真是巧的不能再巧了。他还没开口,万世节则是眉头一挑直接笑了起来:“话说回来,我之前忙得疯了,竟是忘了殿试。你们谁知道今年的殿试是什么题目?”
同桌的员外郎崔范之看了看主事吴元,这才笑道:“这次殿试的题目是如何效法尧舜无为而治垂拱而治。”
张越之前也没去注意殿试是什么题目,一听是考无为而治垂拱而治,他不禁在心中思量了起来。虽说古往今来皇帝大臣都很喜欢拿着这一条当作目标,可即便是用黄老学说治国的汉初,也不可能做到真正的无为。而且,朱棣又是北征又是开运河又是迁都,如今又是开海禁,怎么忽然挑了无为而治作为殿试的题目?
这时候,隔壁的包厢中的议论声渐渐大了起来,却是有人在说朝廷重边事轻民治,重武轻文,更有人愤愤不平地说勋贵坐享勋田成百上千顷,而文官则是勉强只能靠俸禄求一个温饱。说着说着,那言语自然免不了偏激,渐渐就有人提到了一个张字。
“英国公三下交趾四定安南,以功封英国公也就罢了,可他的两个弟弟俱以功臣子弟封了高官。再看看张家另一支,以征交趾平倭寇功封了一个阳武伯还不算,其余的子弟都是年纪轻轻就出仕了,只看张元节如今升官的速度,只怕不到而立就能当上七卿!究竟是武家出身,不像真正的儒门学子,一味知道杀人不讲仁恕,哪里知道体恤百姓!还有杜宜山杜学士,如今也入阁了,想他重新入仕到现在不过五年,还不是附庸张家爬得飞快……”
“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