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件遗憾。
东汉末年,拜师没有太多的局限。
这个时代的儒生,尚未完全定型,与后世拜师从一而终的规矩,有很大区别。
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,每个人研究的方向不同,而擅长的类别也不一样。比如庞德公,在尚书的研究就很强大,而其他如诗、春秋的领域,略显不足。一个名士需要博古通今,涉猎各种学问。加之这年月,又不似后世那般,书籍发达,所以很多时候,可以拜师多家。
曹朋已拜师胡昭,却不代表,他不能拜师庞德公。
事实上,早在他还在棘阳的时候,就曾以鹿门学子的身份而示人。
只是这造化弄人,令他最后离开了老家。如今返回荆州,虽说已功成名就,但对鹿门庞氏的感激,却从未减少过。也正是这个原因,曹朋在请示了曹艹,并写信给胡昭并得到胡昭的同意之后,便请司马徽出面,希望能正式拜师庞德公,完成他当年在棘阳时的一个夙愿。
庞德公已多年不出门了……听到这个消息,却喜出望外。
他立刻答应下来,愿意收下曹朋这个弟子。
这不仅仅是他的一个心愿,更是为庞门考虑。一朝天子一朝臣,随着时间的推移,曹艹对荆州的掌控力度,必然会有所增强。那么,荆州世族的力量,也将会被重新洗牌。身为荆州老牌世族的庞氏,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支援。若是和曹朋坐实了师生关系,庞氏必能屹立不倒。
看蒯氏,就可以看出端倪。
而今蒯氏族人,已有多人进入仕途,而且前程远大。
棘阳邓氏,岑氏,两家已经没落多年的世族,现在也重新崛起。庞季不在了,庞德公就要担负起家主的责任。他必须要为庞门的未来考虑,也就更不会拒绝曹朋的这么一个请求。
水镜山庄的拜师典礼,很隆重。
曹氏的嫡系人马,纷纷前来道贺。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