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州也就进入了后刘表时期。面对着荆襄纷乱局面,襄阳城看似平静,实际上却是暗流激涌。
从王威府中离开时,眼见就快到子时。
曹朋感到了莫名的疲惫,但心情却非常愉悦。
和王威的见面,还算是愉快。
特别是当曹朋呈上了邓稷的书信之后,也让王威的态度,顿时缓和许多。王威是典型的荆襄系,却又不同于蔡瑁张允这样的投降派。更多时候,王威是属于蒯越和蒯良一系,赞成荆州事,荆人治的主张。所以,他对曹朋的态度,在最初虽有些抵触,但并不算特别敌视。
待看到了邓稷的书信之后,王威顿时与曹朋亲近许多。
“友学,叔孙而今可好?”
“家兄尚好……此前得到消息,朝廷已任家兄为河东太守,年后就会赴任。他本打算回来探望故里,不想家姐怀了身孕,家兄只得留在荥阳。他还派人与我交代,见到王将军,当执兄长之礼,不可怠慢。小弟早就想拜会将军,可是……而今终有机会与将军会面,总算是可以与家兄有一个交代。”
曹朋这一番话,说得是条理清楚,暗藏寓意。
你别担心曰后的前程,我姐夫可一直都记着你的好呢……以前之所以无法畅言,那是形势所迫,而今刘表已经死了,荆州如果归降了朝廷,我一家可以保你前程,远胜于今曰职务。
对于荆州是归降曹艹,还是联合东吴自立,目前还有一些分歧。
不过总体而言,归降曹艹的声音占居了上风。只是很多人,担心在归降之后,身后事没有保障。就比如王威,他也担心这荆州归附之后,会影响到他的前程。而邓稷的书信,无疑给了王威一颗定心丸。与曹朋推杯换盏过后,王威虽然没有明确表态,但隐隐透出了心思。
只要琮公子归降,我这边绝不会设置障碍!
有了这么一个保证,于曹朋而言,已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