镜四友,司马徽能有什么遗憾?可不久之后,曹朋以一篇陋室铭而闻名天下,司马徽便有些后悔了!古人讲‘德行’二字。德为先,行在后。也就是说,你有没有真本事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要有德行……陋室铭,正恰恰应和了这个‘德’字。
随后,曹朋拜师胡昭,又做爱莲说。
司马徽得到了文稿,扼腕长叹。
一晃十载,昔年那个羊册镇瘦弱少年,而今已成为天下人所熟知的曹三篇,曹八百。论声名,曹朋的才名未必逊色司马徽。而他征战凉州,治理河西,将西北打造成一个富庶之所,也使得司马徽为之赞叹。
见曹朋一如十年前恭敬,甚至执弟子礼,也让司马徽感到很开心。
“友学,机伯此次行事有亏德行,却并无私心作祟。
他毕竟有大才学,在荆襄甚有名声。若友学一怒而斩杀机伯先生,只恐会受世人指责……友学莫忘记,当初祢衡之死,乃前车之鉴。我厚颜恳请,友学饶过机伯父子,于友学而言,并无害处。”
曹朋,激灵灵打了个寒蝉。
他猛然向伊籍看去,突然间明白了,伊籍刚才为何破口大骂。
伊籍是个极具风度的君子,口碑甚好。而今却口出污秽之言,与他以往言行颇有不同。一开始,曹朋以为他是因为失败所以才会如此。可司马徽这一说,他猛然醒悟了伊籍的真正用意。
伊机伯,你好算计!
荆襄是一个文风极其鼎盛的地方。
在刘表的治理下,荆州虽说不得是风调雨顺,国富民安,但这文风之盛,未必就逊色于颍川。君不见,徐庶、石韬、孟建、崔均四人纷纷来荆襄求学,不正是因为这文风的鼎盛吗?
这里聚集了太多名士,人言荆襄名士冠绝天下,虽有些夸张,却可见一斑。
在荆州,文士的地位远远高于武夫。
以文聘之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