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试应该算是通过了,接下来还会有一场笔试。
曹朋在门口搔了搔头,心中苦笑一声:拜个老师,还真麻烦。
说起来,胡昭的规矩好像很大。
可细想的话,这年月的名士,都有这个毛病。
当初在棘阳的时候,庞德公赠他《尚书》,却未曾开解。只说若曹朋读通了,方可拜入山门。
如何判断曹朋是否读通,还不是一样要考试?
毕竟,曹朋和卧龙潭书院的普通学生并不一样。胡昭开设书院,教授方圆三百里的学生读书识字,这叫做教化;而曹朋也好,司马懿也罢,其姓质就是传道和授业,要求自然不一样。
司马懿在门口等候,见曹朋出来,便笑呵呵的迎上前来。
“贤弟,如何?”
“先生让我在后阁外造房,还说明曰会命题考试。”
“哦,这没什么……先生命题,大都有规律可循。就似我当初拜师,正好逢先生解《孝》,所以命题也是以《孝》的内容而立。对了,先生可告诉你,明曰他会讲解什么文章?”
“论。”
司马懿笑道:“那就好办了,先生明曰命题,必与《论》有关。”
好办个屁!
曹朋感到有些头疼。
没错,他对《论》不算陌生,可不代表,他能写出佳作。
这件事,还真有些麻烦……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司马懿作为胡昭的亲传弟子,非常热情的陪着曹朋,来到了胡昭所说的那块空地上。曹朋发现,这块空地距离胡昭宅邸后阁,不过几百米的距离。空地的一片,是一片桃林……中间大约有一千多平方米的空地,毗邻卧龙潭,景色倒是非常动人。
再过两天,就是初夏。
可陆浑山中,凉风习习,丝毫感受不到半点炎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