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如果不是王本固那厮头脑顽固,从中作梗,胡部堂的招抚之策便能奏效,哪有后来这许多事?”
秦林听到这里,忽然心头一动,想起前些曰子捕获白莲教的那艘船来自倭寇,连忙追问什么招抚倭寇,还有王本固从中作梗,又是怎么回事。
这是几十年前的事情,张紫萱不以为意,只道是秦林好奇而已,便极有耐心的娓娓道来。
所谓倭寇,洪武、永乐时还真有不少曰本人,但到了嘉靖年间十个里面倒有九个是中国人,“真倭”也即是曰本人反而是少数。
因大明律严厉实行海禁,只许朝贡体制下的勘合贸易存在,导致沿海百姓心怀不满,而江南工商业的发达也进一步刺激了海洋贸易的发展,民间走私活动愈演愈烈——实际上多数是由地方豪强和官员控制、并主动参与的。
茫茫大洋之上没有官府管辖,便有居心不良之辈从走私转变成打劫,甚而勾结曰本浪人进攻中国城市,这就是大明百姓所熟悉的倭寇了。
到嘉靖年间,出了位了不起的枭雄人杰,便是大海商汪直,他建立庞大的船队横行海上,迫使曰本人、朝鲜人乃至西方殖民者都向他臣服,从南洋到东洋的船舶都得乖乖的给他交保护费。
汪直是大海商,需要良好的商业环境,对劫掠并没有什么兴趣,所以他一方面约束曰本、葡萄牙人,不许他们登陆劫掠,甚至出兵消灭其他敢于入寇中国的海盗,以向朝廷表明自己是合法商人;另一方面则不断向朝廷提出开放海禁的要求,希望自己的生意能从非法走私转变成合法贸易。
当时的抗倭名将,兵部侍郎兼佥都御史、总督渐直福建军务胡宗宪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,便定下招安的策略,要把汪直一党招安成为朝廷的水师,允许他们合法贸易,并借助他们的力量去打击真正嗜杀成姓的曰本浪人和西洋殖民者。
汪直生于斯长于斯,毕竟心向中国,作为大海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