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知道……我在锦衣卫里头没吃什么苦头,马永成传旨廷杖的时候,那些校尉也帮忙拖延,等到了午门前行刑的人又是拖拖拉拉的,最后竟是谷大用亲自来传旨……可即便知道,并不代表我就认同他这些做法。大丈夫行走在世间,就应该行得正坐得直,和那些阉宦勾连,终究不是正道!他本是有才具有胆量也有气度的,为什么……”
这话还没说完,门外就传来了一个声音:“行大事者,不拘小节,王兄大才,可不要告诉我说不懂这道理。”
随着这话语,湛若水立时站起身去开了门,见外头站着的人是唐寅,他便侧身将其让了进来。进门之后,唐寅也不理会李梦阳脸色有些发沉,拱了拱手就开口说道:“大人让我捎带几句话给王兄。你之前提醒他的话,他不是不知道,也不是没有怀疑,可疑心有何用?你于皇上尚且有多曰相处教授经史的情分,但此次上书尚且遭到如此下场,更何况其他人?螳臂挡车,智者不为,你的胆色风骨他极其敬佩,但恕不能苟同你这次的冒失。倘若王兄觉得他行事不对,且待十年,再看是非对错。”
说到这里,唐寅就从怀中拿出了一个小布包,郑重其事地放在了桌子上:“皇上旨意是让你立刻就走,只怕也来不及收拾什么东西,大人已经提早让人准备下了几套衣裳,都是他从前备在闲园的,你们如今身量差不多,正好够用。另外还给你预备了二百两程仪,我吩咐都收在下头柜台上了,收不收但凭你自己。至于这布包之中,是他给如今提督北运河钞关太监杜锦的一封信,让他在路上照应一二。若是你一路平安,这东西到时候烧了也罢,但若是有事,也许可以帮些忙。大人最后一句话,他本应当来送你,但想想还是不来了,请君珍重。”
唐寅说完之后,对王守仁微微一颔首,又对湛若水和李梦阳拱了拱手,这才转身离去,临走之际又掩上了房门。这时候,李梦阳不禁苦涩地干笑了一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