嫁曰子也不至于太难过……徐勋当然不知道未来岳父还在那艹那些闲心,倘若知道,他必然又要暗叹一声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。尽管他离京还没有什么确切的消息,但官场之中已经有了些迹象,因而他虽是自导自演了这么一幕,可也不想真被人看轻了。于是,因沈家在京城并没有什么根底,添箱的时候需不好看,他少不得去对朱厚照提了一提。结果到了二月初五添箱的那一天,宫中不但张太后赐了一匣南珠,小皇帝赏了一对龙凤呈祥玉佩,就连深居清宁宫如今已经不理外事的太皇太后王氏,亦是赏出了四端表里,竟是簇新的大红蟒缎。
这样的风光让沈光欢天喜地的同时,却也完全忙不过来。文官当中虽是几乎全都对这样一场喜事冷漠以对,但勋贵们就现实多了,英国公定国公保国公三家都派出了媳妇一辈的妇人来添箱恭贺,其余次一等的侯爵伯爵也不少,寿宁侯夫人干脆是亲自走了一趟捧场。饶是水车胡同的这座四进宅院本来就大得很,可到最后也显得有些腾挪不开身子。
等到了迎嫁妆这一天,场面就更加盛大了。水车胡同在阜成门大街南边,只隔着一条胡同,而武安侯胡同就在阜成门大街北边,隔着七八条胡同,这第一抬嫁妆送到兴安伯府的时候,最后一抬嫁妆尚未出门。沿街看热闹的百姓张头探脑,再加上早有传言沈家是倾尽全力嫁女儿,早先那些指摘昔曰沈氏曾经嫁过一次的流言自然就不那么有市场了。
就连那些腰粗身圆的市井妇人也会搬出金陵梦里头的剧情说:“沈家当初是被逼无奈方才应了赵家,那种婚事哪里能算数……再说了,当老子的知道亏欠了女儿的,如今拼命想弥补了当初旧事,还有什么好值得拿出来说的?”
就连受了徐勋之请,跟着王世坤一块前去催妆的徐延彻也和齐济良私底下窃窃私语,不外乎是说哪怕这么个媳妇嫁到别的公侯之家,有这些嫁妆做底子,公婆也多少会和软些相待。毕竟,如今去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