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碎步行上前去,用双手捧着那叠子奏折,匆匆退出了书房,自去政事堂交接不提。
“郝相、高相,二位老大人请了。”
今rì并非朝rì,又不是政事堂议事的rì子,政事堂里就只有门下省侍中郝处俊与高智周两人轮值,时已近午,二人忙乎了一个晌午,都有些子疲了,正打算歇上一下,却见程登高领着名手捧着大叠奏本的小宦官匆匆而来,人方到门厅,招呼声便已是先响了起来。
“哟,又来折子了,呵呵,看样子这回算是歇不成了。”
按大唐朝例,大臣所上的本章一律先归到政事堂,由政事堂拟完了折子的条陈(初步处理意见)之后,便交至内禁,由皇帝亲自审批,而后再交回政事堂通议,若是通过,则由政事堂分派各部有司衙门处置,程登高身为司礼宦官,专管的便是这个内外交接的事儿,与诸宰辅都已是混熟了的,彼此间开开玩笑倒也是寻常事儿,这一见程登高又整来了如此多的折子,刚忙乎完的郝处俊不由地便苦笑了起来。
“能者多劳罢,呵呵,郝相乃大贤之辈,区区小事,怎能难得住郝相您呢。”
程登高满脸堆笑地奉承了郝处俊一句,而后亲手接过小宦官手中的那叠子奏折,很是客气地递交到了郝处俊的文案上。
“程公公还真是太瞧得起郝某了,您啊,是站着说话不累腰啊,咦?这些折子怎地没朱批,不是先前方才呈上去的,怎地又转了回来?”
郝处俊笑骂了一声,随手拿起最上头的折子一看,眉头不由地便皱了起来,狐疑地看了程登高一眼,一派不解状地问道。
“好叫郝相得知,娘娘说了,此事终归须得政事堂先拿出个条陈来,若不然,却是不好评议的,还请郝相及诸公多多费心则个,洒家还有些事要办,就先告辞了。”
程登高只是奉命行事,并不明白武后此举的真实用心何在,唯恐多说多错,自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