阶段,也有后期乏人问津的局面。
但影片的最终票房依然是惊人。
最终,《地心引力》以北美3亿7126万美元和全球8亿6894万美元的成绩,结束了自己的院线之旅。
虽然由于影片的制作成本、宣发费用以及奥斯卡公关加在一起的投入太高,票房刚刚能收回成本,但凭借周边版权实现大规模的盈利,也不是什么难事。
相比于因为时间紧张导致成本剧增的《地心引力》,《复仇者联盟》的总投入要低了不少。
影片的总制片成本最终划定在2亿美元,其中除去演员片酬这一恐怖的支出外,最大的投入依然是特效制作,上半年才成为杜克名下资产的工业光魔,理所当然的承担了这部影片的特效制作。
除去旧金山本部的数个特效小组外,工业光魔的在印度、伦敦和新加坡的分公司也将承担影片的很多渲染工作。
在杜克筹备影片的时候,很多已经完全确定场景的cg镜头,工业光魔已经开始了建模制作。
比如关于天空母舰的全cg环境镜头,就早早的被工业光魔提上了日程。
为了能够建立复杂的cg特效镜头,他们制作了很多大型绿屏层序,将为镜头的渲染表现提供便利、增加灵活性。
仅仅是关于天空母舰的cg,就会使用近130个特效镜头。
这些镜头被分为黑夜和白天两种效果,杜克要求完成画面能呈现两个不同景色,其中的一个场景是,当天空母舰飞越云层时,从画面上可以看到天空母舰的后部。
对这个镜头的处理,工业光魔增加了船体的延伸,还创建了很多视觉效果,包括云层、天际线、外部船体以及门厅,这些数字背景都双层可视。
这些制作都是相当有挑战的,工业光魔首选按照杜克的要求制作了巨大的天空母舰,并且天空母舰在两种环境下,白天和晚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