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了中影集团的资金,对方也派遣了相关方面的专业人士过来,确保影片中涉及到中国的内容不会触及到大剪刀那敏感的神经。
影片最大的卖点是特效和女主角的自救,其中特效更具备商业看点。
为了成片后尽可能让观众身临其境,杜克查询了很多宇航员的资料,并且在返回洛杉矶后,与航空航天局派来的两名宇航员不断做交流,获取了不少信息。
片中女主角的独角戏难度很大。所以杜克相当关注斯嘉丽准备的细节,不但邀请了瑜伽师对她做训练,还让宇航员锻炼她拍摄时用到的太空呼吸节奏。
斯嘉丽毕竟是文艺少女出身,而乔治?克鲁尼戏份有限,杜克对他们也比较放心,前期筹备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特效方面。
对于特效而言,拍摄最大的挑战是表现失重的状态,并将其呈现给观众,除了让演员尽可能忘记重力的感觉,剧组会使用很多的cg动画技术。使之合成更真实。
不夸张的说,太空可谓全人类的终极梦想,而即使对于电影这台造梦机器而言。要在银幕上创造出真实的太空也绝非易事。
最理想的情况,是剧组全片都在太空中拍摄,但这显然不可能。
制作《地心引力》最大的难度来自于技术方面,杜克很清楚这一点,不过相比于曾经的阿方索?卡隆,他具备的优势太多了。
首先,杜克也是走在好莱坞技术最前沿的导演之一;其次,他曾经数次去过詹姆斯?卡梅隆的拍摄地,对世界之王改进的设备也有足够的了解。很多都可以直接运用到《地心引力》的拍摄中;最后,工业光魔的特效团队足够强大。在杜克提出记忆中的一些特效解决方案时,很快就能摸索出实际的运用方法。
当然。最重要的是杜克的制片预算高达2亿美元,而且必要的情况下,还可以继续追加,充足的资金也可以聘用更多的特效工作人员同时工作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