杖,她冷笑道:“列夫斯基,告诉我。为什么同一直线的垂线和斜线不一定相交。”
“这是之前的推导演绎而来……”列夫斯基有些无力地道,看得路西恩忍不住摇了摇头,这个时候需要气势,需要压倒别人的信心。
米里娜拿起面前的一叠的论文,笑容收敛,带着淡淡怒意地道:“请你做出这样的线条,或者找到它的现实模型!”
“我还没找到……”列夫斯基诚实又受到打击地回答,“可从前提和逻辑上,它没有问题。”
“这是你的问题。你忘了我们活在真实的世界里,而不是想象中!”米里娜毫不留情地指责,然后读起自己的论文,论述列夫斯基几何与现实经验、直观认识的不一致性。
她的每一段论述似乎都像一把投向列夫斯基的匕首,扎得他“鲜血淋漓”。脸色变白,“摇摇欲坠”。
“我的意见讲完了。”米里娜淡漠地说道,不再看列夫斯基一眼,仿佛他是一个小丑,故意弄出夸张古怪论文引起别人注意的小丑。
“继续讲解。”费尔南多示意列夫斯基论文还有很多未曾讲解。
列夫斯基得到路西恩鼓励的目光,声音变弱了一些地讲起后面的内容。
一位位委员不时举手提问,有的扭曲列夫斯基的意思来证明他的谬误。有的沿用米里娜等人的方法,立足现实角度进行驳斥,由于这个问题延绵了十几年,他们的语气都不由自主带上了尖酸刻薄和淡淡的恶意。让列夫斯基的脸色越来越惨白。
不过列夫斯基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,依然坚持着将自己的论文讲解完,没有中断放弃,没有恼怒“对骂”。
回到座位。列夫斯基闭上眼睛,似乎能够预见最后的终审裁定。自己的论文还是缺乏有力的模型证明,想到这里,他睁开眼睛,看向路西恩,给了他一个抱歉的眼神,连累你了,伊文斯委员。
“刚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