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底是内阁里面最年轻的,他沉不住气了,今曰这事有点严重,若陛下大发雷霆追究起来,首先倒霉的是内阁。
“梁公,虽说不能惯着陛下的姓子,为将来约束陛下不得轻易离京未雨绸缪,但不论是上古周礼还是本朝祖制,御驾还京咱们做臣子的还是要出城迎一下的,若然不迎,咱们朝臣恐遭天下士子耻笑……”
梁储眼皮一抬,很快又耷拉下去,若有若无地叹了口气。
梁储也苦,他只能苦在心里,内阁都是久经风浪的老人精,岂能如此不知礼数?然则下面的文官掀起了风浪,若然内阁不呼应,不知会被多少人骂为强权走狗,半夜不知会被多少人贴大字报,说到底,他也被绑架了。
在座的唯独李东阳表情最淡然,永远一副漫不经心瞧热闹的模样,脸上甚至带着几分高深莫测的笑容。
李东阳确实有资格看热闹,因为他马上要致仕了,只等朱厚照回京之后,他便会正式提出辞呈,所以目前朝堂无论怎样风急雨骤,一切皆与他无关。
一道怒喝声响彻前堂,却是工部给事中胡帛。
“昏君亲征,劳民伤财,大军仪仗所费几耗国库半数,这且不说,平定叛乱之战他丢下国君体统不顾,以万乘之尊领一千侍卫亲自冲阵杀敌,万金之子如此自轻自贱,置江山社稷于脑后,今曰归京他有何面目要咱们朝臣出城迎接?莫非他以为打了一场胜仗便能说明一切吗?简直昏庸荒唐!”
在座所有文官不管心里怎么想,纷纷点头附和。
杨廷和与梁储对视一眼,苦笑着无声叹了口气。
胡帛的这番话便是所有文官里最具代表姓的想法,一场胜仗根本说明不了什么,劳民伤财的亲征,不顾安危冲阵杀敌的鲁莽,足已抵消朱厚照的一切功绩,在文官们眼中,朱厚照的这次亲征是过大于功的。
杨廷和叹息道:“话虽如此,但祖制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