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皇后驾崩已后,茗儿已不能再去宫中走动,不过皇后在时,茗儿与一众皇亲已经结下了极好的交情,与她们常常一起游赏,走动频繁,因此常能帮夏浔从侧面打听到一些消息。
夏浔听了若有所思地道:“又要北巡?皇上北巡如此频繁,看来是……”
话犹未了,二愣子匆匆赶来禀报,说黄真御使有急事求见。
这是极相熟的人了,再说黄真已偌大年纪,夏浔又是个不太拘礼的,便道:“哦,请黄大人后宅相见。”说着移步出去,踩着一双高齿木屐到了前边一处小亭。
不一会儿黄真急匆匆赶来,下人也适时送来一壶茶和一盘水果。夏浔笑道:“黄大人,什么事这般着急?”[baidu锦衣夜行贴吧]
黄真抹一把汗,既顾不得客套,也顾不得喝水,顿足道:“祸事,祸事来了!”
夏浔诧异地道:“哦?坐下说,到底什么事?”
黄真在石凳上坐了,急匆匆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,夏浔心里“咯噔”一下,脸色登时就变了。
夏浔是当年洪武朝南北榜案的直接参与者,深知此事是如何的严重。在统治者眼中,这可是比杀人放火、贪赃枉法更严重的事件。科考取士,往堂皇里说,是为朝廷选拔人才,往暗地里说,是笼络全天下的士子文人。
而这些士子文人,能读得起书的,大多是家境不错的,一般都属于地主阶层,地主阶层乃是整个社会制度的基石,它若动摇了,江山都能易主,这是安天下定社稷聚拢人心的基本国策,因此一旦触及这根敏感神经的事情,已无所谓对与错、是与非,只有取与舍!
解缙能重过江山社稷么?
这时再去责怪解缙急功近利,不听他劝已经没用了,只能想办法救他。夏浔凝神思索一阵,对黄真道:“你先回去,发动你的人尽力挽回,切勿让朝堂上形成一边倒的风向,要是听不到一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