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那边一个汉人捧着华丽的丝绸披在肩上……,宽广的道路上拥挤不堪,有车有马、有牛有骆驼,各色牲畜在商旅行人的驱赶下慢腾腾地来去。
路边时不时地还可以看见一个搭起的擂台似的木制建筑,奴隶主在台上唾沫横飞地拍卖着他的奴隶,拍卖的人有健壮的黑奴、小麦色肌肤的健美女子、还有七八岁的孩童,此外还常有年近古稀的老人,听那阿呆介绍,夏浔才知道,这些老人都是技巧精湛的工匠,有某一方面特长,所以有时也是抢手的货物。
刘玉珏很是新奇地看着,到处都充满了异域风情,夏浔敏锐的目光也在扫视着他看到的一切,不过他注意的东西与刘玉珏截然不同,他看的是道路、是城中居民的成份。他很快发觉,这座大城,似乎没有一个类似地方官府的衙门管理,行政的管理、治安的管理,是依赖于那些分片经营的商贾。
这些商贾都雇佣有私人武装,这些私人武装负责维持主人的生意安全,与此同时,也就在他经营区域之内担负起了治安等职责,这是一个没有政斧的完全由城中居民自治的地方。
实际上也是如此,这里的商人可不像中原的商人一样,本身政治地位低微,必须得依附豪门权贵,他们在这里,做为一个成功的大商人的同时,就是地方权贵,拥有相当高的政治地位,所谓的城主也只是一个大商人,如果有什么涉及全城的事务,由他召集全城有影响力的大商人,共同商议解决。
这样,此地的行政效率虽然比较低,却形成了相当宽松的生活氛围,只要你不破坏公众利益,你做任何事都没有人去管你。于是,这一路下来,夏浔看到有人鞭笞奴隶,把奴隶打得奄奄一息,也看到一言不合者拔刀决战,不但没有人去管,旁边还呼啦啦围上一帮人喝采,而战死的一方若是没有亲友照顾,会马上被小偷顺手扒光一切值钱的东西,把血淋淋的尸体丢进臭水沟。
在这里,秩序是为弱者制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