努努书坊

繁体版 简体版
努努书坊 > 官路法则 > 第八百零五章 两种思路的碰撞

第八百零五章 两种思路的碰撞(3 / 8)

的国有企业很了解。这些企业的确在计划经济的时期做出过贡献,仗着自己的资格老,要钱的时候那是理直气壮。市场经济来临的时候,大家没有及时的转变经营理念,觉得国家不会不管他们的,可随着订单越来越少,资金逐渐的断了链子,再想起来已经很困难了。”

然后说道:“建彬,你是不知道啊,岭南这个地方穷,国有企业的数量其实不多,为了能够端个铁饭碗,多少人托关系走后门,那时候省财政有了困难还要从这些企业拿钱做事情,到了现在的地步,伸手也是无可奈何的。我这样说吧,大多数的企业底子还是有的,主要就是欠缺资金和技术,我们要是能够解决这两个问题,企业不一定就要被人兼并或者破产重组。”

高建彬听明白了刘春培的意思,他并不想支持赵东辉的安排,一方面是对这些企业的感情很深,另一方面觉得他应该为这些立过功劳的国企做点什么,说道:“刘省长的初衷自然是好的,我也不希望搞一刀切,如果能用小的代价换来这些企业的新生,我是愿意支持您的,但现在的前提条件是,咱们省的财政能支撑你的方案吗?”

这是关键的问题,有了钱什么都好说,要是没钱,说什么都是空的。刘春培想了想说道:“这要看具体怎么分配,省财政如果向国有企业改制大幅度倾斜,那当然是没有任何悬念的。但现在的问题是,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,大家都在盯着财政这点钱,其他的领导们也要向分管的部门负责,不能说国有企业改制重要,别的工作就不重要。这种方案我一旦提出来,百分百会被大家在背后戳脊梁骨骂死的,想在开会的时候通过,门都没有!”

高建彬说道:“刘省长,您觉得赵东辉的做法会出现什么后果,成功的几率有多少?”

刘春培哼了一声说道:“赵东辉这个人的思路是有的。看问题的点也很准,可成功的案例不是随便就能复制的,有先决条件的限制。在东部可以实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