搞开发,主要是没有那么多的钱修路,因为花费的数字实在太大,财政上承担不起。据市财政局来我们村的同志说,最早的时候岭河市一位市长也派人勘察过,如果要想把我们这里和通过凤霞县的主干道连接起来,至少需要一百多公里,就是按照最低的四级路计算造价,也要两个多亿,再加上桥梁和隧道,没有五六个亿的资金根本就拿不下来。”
这个数字对于海州那样高速发展的城市来说,财政方面当然很轻松,没有丝毫的难度,就是高建彬他自己当年扶持中小型企业发展,一次也是调动了几十个亿的基金。可现实是,现在是在工业基础很薄弱的岭河市,别说五六个亿就是五六千万,甚至五六百万都是巨大的数字,市财政根本就拿不出这么多的预算来。
高建彬的心里非常沉重,交通状况已经严重制约了岭河经济的发展,过惯了腰包充足的ri子,突然来到反差这么大的地方任职,心里还真的不适应。手里没钱建设别谈,这样一大笔钱从哪里搞呢,这是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。
通常这样的例子高建彬有三个方案进行解决,第一个是国家拨款,在交通部和财政部立项,取得国家的扶持。第二个是省里面拨款,不管怎么说,省财政不会拿不出这笔钱来,但他估计这两条路都行不通,要是真的这么简单,也就不用派他来当市长了。第三个是和企业合作,以资源来换取这笔资金,大山里真的都是宝,感兴趣的企业应该不少。可是想解决这一笔他能做到。岭河市这样的情况估计还很多,他又能靠这样的办法解决多少呢?
四百多万的人口gdp总量还不到两百个亿,这样的数字对于城市的各项基础建设来说,根本就是杯水车薪的。地市财政的支出基本上分为两块,第一块是维持正常运转的经常xing支出,包括机关单位、教科文卫,还有最重要的社会保障,这笔支出占了财政最大的份额。第二块才是建设xing支出,包括城市基础建设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