努努书坊

繁体版 简体版
努努书坊 > 易鼎 > 第三百十九章 长安(上)

第三百十九章 长安(上)(4 / 5)

话细想,真是正理,秦国公(秦王)就算知道,也无可奈何,这就是阳谋了。”

“所以说天意难违!”纪延寿又用了一口,满面笑着:“我们这次来,只是尽人事,秦国公能降,就兼大欢喜,不能也是命数。”

大家听了都是一笑。

“哎,此战能平,再得了幽州,天下就定了,就能安享太平。”纪延寿感叹一声,若有所思的一笑:“想起十年前天下崩乱,现在想来真像梦一样。”

顿了一顿,又问着:“听说皇帝准备在乡里建制授官?这官是不是太多了些?”

“大燕定制,太宗说,任官惟贤才官不必备,惟其人,可是三代皇帝后,不到百年,就出现了纲纪大坏,官职冗滥,吏治败坏的局面。”李台琼笑着:“前朝正官不多,可权就落到了吏手中,为了节制吏员,正官又招募师爷幕僚,这样统计下来,实际上人数照样膨胀。”

“自古时,官吏一体,郡设郡守,郡下辖县,县设县令,县下分亭里,又有着亭长、啬夫、游徼众职。”

“以后众朝,废除这制,只委县官,美其名减官减重,但实际上吏员和幕僚,人数更多于亭里,而且不负责任。”

“皇上有鉴于此,因此重启亭里之制,从此不许再有幕僚和编外吏,县下设亭,十里一乡亭,设一亭长,正九品,又设啬吏管田税,游徼巡察缉捕,以后科举取士,必先当一年啬吏,以熟悉民间赋役多少,知其疾苦,然后才能任亭长,渐渐而上。”

“据闻,有官就有印,亭长也有印信,不过啬吏和游徼没有印,里长也没有印信,不属官,由民间推出,获得县令同意。”

众人听了,都是默然,原本大燕制度,中了进士,就直接当八品七品官,所以利益很大,但现在,只能从小吏起步了。

并且恢复旧制,朝廷控制力就大幅度提高了。

刘笋就说着:“此制是古法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