往在接见大臣时,都常常徘徊踱步想事情,一旦有了决断,必倏然止住,果断裁决。
果然,片刻后,王弘毅在门口站定,说着:“见,怎么不见,立刻召他过来。”
“诺!”张攸之立刻退出去传令。
片刻后,张攸之引着一人进来,这是一个中年官员,身体微胖,穿戴利索,生的又很是精神,一双小眼睛,很是明亮,不笑带着三分喜相,是个面容讨人的人。
让人一见,便不由得生出一丝好感来。
这次朝廷派来的使者徐康,算不得魏越的心腹,却极会来事,早在来益州前,就知道这一趟不是什么好差使,于是到了益州地界他很会做人,骄横之态是半点都没显露出来。
虽没见过王弘毅,却认得人,一进殿,只是拿眼一瞟,就知道中间坐的年轻人就是王弘毅了。
闪了一眼,王弘毅穿着宽袍,一双黑幽的眸子,显得清俊,听闻是只有二十一岁,却几乎打下了蜀地。
徐康受命前来传旨,也是观察王弘毅,这一见之下,心中就“格”了一下。
这年轻人带着微笑,头戴珠冠,就这个双手扶膝正襟危坐,就使人感受到了这种威严和肃仪,顿时就心想:“是吴王大敌!”
“请徐大人宣读圣旨吧。”不是在前面的正殿,是在秘书阁,周围的又都是自己人,王弘毅不怕徐康读出什么不利于自己的内容,于是,直接吩咐的说着,连起身也不。
“请蜀国公听旨吧!”暗暗叹一口气,徐康也没有坚持要王弘毅跪迎,很凑合的站在原地,直接宣读圣旨。
只要王弘毅接了这道圣旨就成了,其他并不重要,自己也不要寻不自在,甚至寻着杀身之祸。
对于徐康的识时务,王弘毅还算满意。
“奉天承运皇帝制曰:蜀国公护国有功,治蜀有方,特封为秦王,赐关中地图,以辅佐天子,钦此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