震动,且在律动方面,有特殊结构,使得活性波可以变形。
要仿生蝉音,不是简单的事情。
尤其是一万多次每秒的震动,堪称恐怖。
即便是沈聪,也无法做到每秒一万多次的震动,理论上,沈聪无法模仿蝉音。不过沈聪不需要做到和蝉音一样的频率,他需要的是破解蝉音震动的结构,然后按照自己的活性波震动方式,去制作一套专属于自己的蝉音。
在活性波的利用上,沈聪说自己第二,没人敢说第一。
在感知细微程度上,依然是冠绝已知的幸存者。
所以他很快就找出了其中的规律,规律并不难理解,主要是波形结构很特殊,没有蝉音作为借鉴,一般人根本无法推导。
找到规律,就可以创建属于自己的蝉音体系。
因为时间太短,昨晚才摸索出来这套规律,所以沈聪暂时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蝉音体系,只是给自己的蝉音体系,起了一个新名字——蝉语言,来源自蝉的语言。
蝉语言不是一种通用语,而是活性波的同化方式。
相当于一套解码器。
譬如四脚龙散发一股活性波,表示瞌睡。沈聪利用蝉语言的活性波,模仿了这股活性波,将其中蕴含的情绪反馈回来,细细体会这种情绪。于是沈聪知道了,四脚龙的这股活性波,表示瞌睡,这就是等于把四脚龙的活性波解码。
从一行乱码,变成认识的编码。
与心印是差不多的道理,不过心印更加快捷,无需解码过程,直接活性波互相纠缠,情绪相通。蝉语言则是把两种无法纠缠活性波、用不同方式表达的情绪,转换成可以理解的方式。
解码很麻烦,但是多试几次,用心感受,就能解码成功。
这是蝉语言在“听”的方面的作用。
在“说”的方面,需要先理解对方说什么,哪种情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