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城中,很快就对这座江东都城中的军民,造成了相当大的心理影响。
这些年来,孙策屡次兴兵与袁方大战,却无一例外的大败而归,三吴的儿郎们为他战死者不计其数,那些江东父老们,自对此心怀有悲愤。
况且前番赤壁会战,再到后来的夏口之战、柴桑之战,乃至于皖口之战,孙策连战连败,更让江东父老,丧失了对他的信心。
诸般种种,江东士民其实对于孙策早已失望透顶。
现如今,孙策兵败致建业被围,一城的军民尽陷于危境,对孙策的无能更是愈加的埋怨。
于是,在几万份《讨孙策檄文》的“煽动”之下,建业军民对孙策的怨恨,便是与日俱增。
在打心理战的同时,袁方也没闲着,正抓紧时间为最后的攻城做准备。
因是不到数月的时间里,袁方连战连捷,一口气从赤壁打到了建业城下,后勤补给线一下子拉长到了五六百里之长,尽管有长江水运的便利,便如此长的补给线,毕竟也给后勤方面的供粮增加了难度。
袁方遂一面开展心理战,一面催促后方运粮往前线,只等粮草屯集充足之时,便向建业城发动总攻。
当袁方有条不紊的准备着攻城战时,城中的孙策,却正过着苦逼不堪的日子。
从皖城败归的他,只带回了不到一万的残兵,加上建业城原有的守备军,孙策能够使用的兵马,仅只两万余众。
两万兵败之众,却要面临城外袁方的三十万大军。
无奈之下,孙策只能发布命令,征辟城中豪强的仆丁和私兵,临时组织新军以增强建业的守备。
然而,就在孙策刚刚发布这道命令后,他就遇上了头疼之事。
军府大堂中,孙策手拿着那道《讨孙策檄文》,脸色铁青,浑身都气得是抖动,眼眸中更是迸射着深深的恨色。
正是这一道檄